六大指標判斷妳需不需要洗牙
文章導讀:關於牙齒,有壹句是這樣說的:牙是出現問題掉的,而不是老掉的。而洗牙正是幫助我們預防牙齒出現問題的好方法。那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去洗牙了呢? ...
關於牙齒,有壹句是這樣說的:“牙是病掉的,而不是老掉的。”而洗牙正是幫助我們預防牙齒“生病”的好方法。那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去洗牙了呢?
判斷洗牙六大指標
1、是否有牙垢
張開嘴,觀察牙齒是否有食物塞在牙縫,牙齒上是否有黃色的牙垢。牙菌斑和牙結石,比較“頑固”和“粘人”,往往不容易用水沖走、也不容易被牙刷帶走,長此以往越積越多,這就需要更大的機械力量來清除它們。
2、是否有齲齒
看牙齒,是否有齲齒、黑點、牙結石以及色斑色素沈著。可以用舌尖感覺每壹顆牙齒,檢查牙齒是否有缺失、外邪、松動、酸痛等問題。
3、是否有口腔潰瘍
檢查口腔,有沒有潰瘍、異味或者莫名的腫脹。像口腔潰瘍和有牙齦炎癥的人,不能接受噴砂洗牙。
4、牙齦是否正常
觀察牙齦顏色,看看是否呈現正常的粉紅色,有沒有紅腫的跡象。如果紅腫就表示有牙齦炎,牙齦炎進壹步發展,就成為牙周炎,出現牙齦萎縮、上火時牙疼、牙齒松動等癥狀。
5、牙齒是否松動
上下牙齒輕叩,或者用牙刷幫助觀察牙齒是否個個穩定,有沒松動現象。當牙周炎已經引起牙槽骨的吸收減少、高度降低,退縮到牙頸以下,沒有了足夠骨質的支撐,這顆牙齒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動。
6、是否有牙齒過敏現象
用冷水刷牙時或者吃冷熱酸甜等刺激性的食物,有沒有酸、痛、軟感、或者出血的現象。咽下壹口唾液,等30秒,如果感覺口腔內唾液分泌是否充足,有沒有幹燥感。
以下幾項標準如果超過2項不達標,則要註意口腔清潔,如果3項不達標則需要去洗牙了。
哪些人不能洗牙?
1、出血性疾病患者
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白血病患者,這些患者血凝機制不好,容易洗牙後出血較多。未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洗牙後由於容易導致口腔局部的感染。對於這類患者,應該預先適量應用促凝血藥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時出血不止及感染。
2、傳染性疾病患者
患有急性傳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動期、結核病患者等,這類人應該等到疾病穩定後,才可到醫院進行洗牙。洗牙是對於病情應明確的告知醫生,醫生應該做好相關方面的防護,並且對於使用的器械嚴格消毒或者丟棄。壹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病情,再者也是為了避免傳染他人。
3、口腔軟組織炎患者
口腔局部軟硬組織炎癥處於急性期的患者,應該待急性期過後再洗牙,以避免炎癥局部加重或者通過血液傳播、擴散。
4、牙齦惡性腫瘤患者
患有牙齦部惡性腫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規洗牙,因為洗牙的時候有可能弄破牙齦,從而導致腫瘤局部擴散及遠處擴散。
5、活動性心絞痛患者
患有活動性心絞痛、半年內發作過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規洗牙治療。由於超聲波的刺激及洗牙時的不適,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文章如有涉及相關價格費用,僅供參考,實際看牙收費請以門診報價為準!**